联系电话:051683888399
          17327370638

智 · 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智 · 新闻 - 企业动态

智 · 新闻

News

这里有您关心的企业动态与行业资讯

煤炭工业领域实现少人无人 人工智能是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23-07-21 09:59:40      点击次数:776

       回顾过去,煤炭行业从业人员从2012年底525万人降到目前的260万人左右,井下作业人员大幅减少,得益于智能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放眼未来,与其他产业一样,传统的煤炭行业也正在经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生产方式变革,特别是作为高危行业,为了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煤炭行业少人无人化是大势所趋,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突破需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促使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场景融合的工具则是大模型。


  今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异军突起,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国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决定了人工智能必须走中国特色道路,那就是以“做实”为核心功能渗透到实体经济各行各业,开创千行百业的规模化和单个行业深入场景的精细化发展局面。


  当前人工智能在煤炭行业应用率仍然很低,主要有三个原因:门槛较高,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对人才、设备、环境要求高,难以与煤炭行业科研和工程技术深度融合。场景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煤矿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采掘机运通洗等场景复杂多样,智能应用成本高、复制难度大。整合不足,行业规模大、场景多是我国煤炭行业的优势,同时也是智能化的难点。唯有高效整合场景和能力的碎片,沉淀行业的数据、经验、能力,并广泛流通、共享,才能使人工智能技术加快与行业融合,将碎片化的劣势转变成规模的优势。徐州北矿智能通过积极探索,可以将自身的场景优势、装备优势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三者互相融合,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大规模“下井”。


  业界普遍将人工智能看成如同蒸汽机一样的通用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并没有很快引发工业革命,而是以蒸汽机作为原动机的一系列工具机发明后,才得以在纺织、采矿、冶金、造纸和交通等领域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将像蒸汽机一样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必须坚持“工程化、产业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促进人工智能与中国产业特点结合,推动人工智能与煤炭工业场景深度融合,走我国特色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必将有力助推煤炭行业安全、智能、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行业智慧、行业力量。


上一条: 利好不断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下一条:市科技局领导到我公司参观考察

返回列表

您感兴趣的新闻